不久前,23輛新投運的電動重卡裝載鋼卷,從漣鋼廠區駛出,運往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(VAMA)的生產車間,這是漣鋼和三一聯合推出的國內首臺套超高強輕量化電動重卡。這是漣鋼積極優化產品結構,推進鋼鐵主導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邁進的一個縮影。
今年以來,在行業新一輪下行周期的“嚴寒”中,漣鋼始終保持戰略定力,堅持“五化”升級,牢牢抓住降本增效和科技創新兩大“主引擎”,塑造強有力的新動能,在風浪中站穩腳跟,實現生產經營穩中有進。
效益為王 筑牢高質量發展“硬支撐”
10項指標實現行業創標,18項指標穩居行業前三、15條極致效率產線得到表彰、67項關鍵指標“追星”成功.....一個個跨越、一項項突破,都是漣鋼人錘煉“抗寒”屬性,追求更高目標、爭取更大效益的生動寫照。
今年以來,為全力以赴追求極致效率,漣鋼在各主體生產廠主要產線開展極致效率產線競賽,圍繞產量、質量、能耗、作業率四大指標擺下“擂臺”,營造全員“追星”氛圍。
在追求極致效率的浪潮中,漣鋼堅持效益最大化原則,持續強化上下聯動、內外協同、剛性銜接,加速釋放資產效能,全面提升整體競爭力和盈利水平。一年來,屢創下日產鐵、日自發電量歷史新紀錄,棒三直軋比、2250線熱裝比進一步提高,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個百分點。
與此同時,面對市場交易邏輯頻繁切換、供需錯配持續加深等不利因素,漣鋼大力構建主動型戰略合作關系,開拓新用戶63家,促推銷售品種鋼實現同比增長。
創新驅動 激發高質量發展“源動力”
9月份,湖南省硅鋼中試基地——漣鋼硅鋼檢測與研發中心正式啟用,將以高品質硅鋼性能穩定提升、薄規格軋制為研究目標,通過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,實現高品質硅鋼規模化生產,形成高品質硅鋼生產系統技術。
打造新質生產力,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,漣鋼以創新制勝,狠抓研發創新和技術降本,在品種拓展和拳頭產品增量上再攻堅,在生產工藝技術優化上再深入。上半年,開發新能源無取向硅鋼、耐熱耐磨鋼、連續油管用鋼等新牌號30個,成功下線4款無取向新品,新產品銷售量增長36%,完成薄規格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高端無取向電工鋼試制,獲得20余家下游標桿企業產品認證。與此同時,加大基礎性技術研究,促推原料結構優化、質量改進、能耗降低。
此外,漣鋼加速打造“產學研”融合橋梁。今年以來,新增“產學研用”聯盟6個,獲得授權專利同比增長127.27%,獲評國務院國資委“科改企業”專項評估最高評價,為科技創新發展孕育一方沃土。
低碳發展 塑造高質量發展“軟實力”
8月20日,漣鋼煉鐵廠280㎡、360㎡燒結機區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正式開工。這一項目的如期推進,不僅彰顯了漣鋼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,更是對國家環保政策積極響應、主動作為的生動實踐。
綠色化是漣鋼“五化”升級的重要板塊。為塑造低碳發展競爭新優勢,漣鋼聚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、推進超低排改造等著力點持續發力。今年以來,漣鋼以極致能效為目標,多舉措推進能源高效生產組織,發電屢創新高。10月10-12日,漣鋼自發電量邁上1300萬kW·h平臺,實現發電“三連創”。期間,發電煤耗僅為298.48g/kW·h,首次連續三天日發電煤耗實現“破三見二”,創歷史新低,三日能源增效共計186.57萬元,成為漣鋼高質量發展背后的強勁引擎。
引領行業綠色低碳轉型,今年以來,漣鋼加快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(2023-2025)三年行動,累計實施環保項目80項,已完成34項,360m2燒結機機頭煙氣脫硫脫硝改造、焦化廠機側廢氣收集治理、高爐熱風爐煙氣脫硫改造等全面實現超低排放達標,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同比提高8.7%,環境治理成效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社會各界的肯定。此外,全力推進清潔運輸,召開超低排清潔運輸項目工作啟動會,計劃新購各類新能源汽車50臺,新建充電樁10座,以“綠色新引擎”促進交通運輸全面轉型。
化壓力為動力、積優勢為勝勢。漣鋼將靶心不移、焦點不散、力度不減,繼續保持爭先進位的強勁勢頭,爭做行業變革的領跑者,努力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