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,能有多薄?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:0.2毫米。如今,更薄、更輕、更強的硅鋼,不斷證實著企業的高質量發展。
鋼城,能有多新多綠?新能源動力機車穿城而過,智慧產線向新而生。華菱漣鋼智能制造,未來可期。
作為上世紀50年代全國建設的18家地方鋼鐵企業之一,如今華菱漣鋼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,一躍成為中南地區重要的精品鋼材生產基地。
5月17日,記者探班華菱漣鋼,記錄這一“老鋼城”煥發出的“向新”澎湃活力。
0.5向0.2挺進——
產業升級成為“重頭戲”
硅鋼,被稱為鋼鐵工業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因其低鐵損高磁感等特性,被作為鐵芯材料廣泛應用在變壓器、電感器、電動機、發電機等領域。在國家“雙碳”目標指引下,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,市場對高磁感、高牌號硅鋼的需求持續增長。
今年3月底,華菱漣鋼首卷0.2毫米規格L20WV1200牌號薄規格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高端無取向電工鋼成功下線,標志著華菱漣鋼在硅鋼產品研發和制造領域取得新突破,亦是企業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一項縮影。
能否生產硅鋼、硅鋼產品質量如何,是衡量一個地方、一個企業特殊鋼生產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。
2007年起,華菱漣鋼審時度勢,基于市場需求,著手實施“質量效益型”戰略,瞄準“更薄、更輕、更強”目標,建成亞洲主要的高端中薄規格熱處理生產基地,成立專門“攻關”系列問題的耐磨鋼項目組,推動產品由粗向精、由低端向高端大步跨越。
在華菱漣鋼鋼鐵研究院顯眼位置,一座“技術是魂”的石碑,印刻著企業所堅持的“以技術提質、以創新增效”發展之路。這一2007年籌建的研究院,為華菱漣鋼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提供著“源動力”。
“鋼的薄度從2007年的0.5毫米,到目前的0.2毫米,是漣鋼持續堅持質量效益型發展戰略,促進產品結構轉型的成果。”如今,華菱漣鋼技術中心硅鋼研究所所長謝凱正帶領團隊,向更薄、更輕、更強的硅鋼生產技術,不斷攻堅克難。
現代化產業轉型升級成為華菱漣鋼的“重頭戲”。
不單單是湖南漣鋼電磁材料公司投產,華菱漣鋼還建立起全國一流的超潔凈鋼冶煉技術平臺、窄范圍成分及工藝控制規范、全流程質量管控和裝備系統。
1580熱軋線的投產,帶動工程機械、高端裝備、新能源等領域鋼材產品開發與優化升級。冷軋硅鋼項目(一期)投產,更讓華菱漣鋼向國內高牌號硅鋼制造企業前三強發起沖刺。
近年來,華菱漣鋼堅持產業升級轉型,大力提升工藝技術,走高端精品發展路線,所生產的薄規格高強工程機械用鋼銷量位居國內第一,超薄規格耐磨鋼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%。
“智”造與人才并行——
智慧創新構筑“鋼筋鐵骨”
產品升級更新、產量持續增長的背后,是華菱漣鋼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。
在華菱漣鋼210轉爐廠,從煉鋼的第一個流程加入鐵水開始,各生產環節均由計算機全流程控制,實現了平臺大數據跟蹤分析的“一鍵”煉鋼流程。
而此時,華菱漣鋼設備智能運維中心管理員,透過大屏幕,便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公司重點設備的運行情況。
“我們持續加強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發,由智能相機傳感器代替人眼,監控產線生產情況。”2022年薛仁杰博士畢業后,來到華菱漣鋼,任職數智中心大數據分析技術員,從事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發。
10個生產廠、42條生產線、400多臺套關鍵設備安裝傳感器……薛仁杰打開電腦,線上平臺能實時查看各產線生產情況,一并記錄產線設備運行數據,并通過對數據信息的綜合分析計算,有效維護設備運行難題。
“漣鋼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成長平臺。”薛仁杰不是本地人,始終愿意沉下心留在華菱漣鋼。
近年來,華菱漣鋼大力實施“筑巢行動”,積極引進博士、博士后等高層次專業人才,以高薪資、高保障等豐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;設立博士工作室,給予每年20萬元經費,不限制課題方向,并為入職博士開展經常性技術交流活動,營造尊重人才、服務人才的良好氛圍。
截至目前,華菱漣鋼已累計引進博士等高端人才近30人,逐步建設起一支技術全、研發強的技術人才隊伍。
構筑創新發展高地,人才是“鋼筋鐵骨”。華菱漣鋼也相繼建成了云數據中心、智能協同管控中心、設備智能運維中心等,可為區域用戶提供強大的云計算服務,實現產供銷自動轉換、用戶需求與企業制造有機結合、產供銷平衡。
節能為發展賦能——
老鋼城不斷向綠“蝶變”
以綠色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,在華菱漣鋼,向綠的“蝶變”從未止步。
鐵軌穿梭華菱漣鋼,并向外延伸。1臺重達138噸的大功率純電新能源機車,行駛其間。
“這是國內首臺最大的六軸大功率純電新能源機車,正替代傳統的燃油機車,承擔起廠區內的物流運輸任務。”華菱漣鋼物流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軍與記者算了一筆賬:與原來的燃油機車相比,新能源機車投入使用后,在運力與之前相同的基礎上,每年還可節約燃油費用100余萬元,減少碳排放量150噸。
新能源機車于去年底正式投運。這是華菱漣鋼“向綠”的舉措之一。
攜手北科大成立高品質耐蝕鋼及綠色應用協同創新中心,加快低碳綠色技術研發、應用和推廣;大力推進花園式工廠建設,廠區綠地率達到35%以上,獲評湖南省“綠色工廠”……
為打好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硬仗,華菱漣鋼近年來累計投入專項資金50余億元,實施燒結和焦爐脫硫脫硝、高爐熱風爐煙氣脫硫改造工程、焦爐機側廢氣收集治理改造等100余項城企融合、全流程超低排放環保改造項目,守護綠水青山,加快建設生態鋼鐵新城。